今年43岁的老何,是一家科技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。每天清晨七点,他准时出现在公司,夜里十一点,他的办公室灯还亮着。为了节省时间,他把会议、报表、路演排得满满当当,连喝水都是匆匆灌两口。
三个月前,他发现自己夜里总要起夜三四次,站在马桶前却怎么也尿不干净,滴滴答答的细线像坏掉的水龙头。更难受的是,会阴深处时不时传来钝钝的疼,像有东西在慢慢割。
老何安慰自己:“工作忙、喝水少,上火了吧,买点消炎药就好。”吃了两周不见好;又换了“清热冲剂”,夜里反而更痛。
直到一次出差,他在高铁上憋得满头大汗,冲进厕所却一滴也尿不出,才慌了神。他立马挂了泌尿外科主任号。B超、MRI、穿刺活检一路做下来,病理报告写着:前列腺腺癌,还算早期。他庆幸自己还好早点来检查了。
01
确诊前列腺癌,
要做哪些检查?
怀疑前列腺癌时,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以明确诊断。首先,前列腺特异性抗原(PSA)检测是筛查前列腺癌的重要指标,血液中PSA水平升高可能提示前列腺癌的存在,但需结合年龄、前列腺体积等因素综合判断。
展开剩余70%其次,直肠指检(DRE)是通过医生的触诊来感知前列腺的质地、大小及有无结节等异常,有助于发现早期病变。影像学检查也很关键,经直肠超声(TRUS)可观察前列腺形态及内部结构,常用于引导穿刺活检;多参数MRI(mpMRI)则能更精准地定位可疑病灶,评估肿瘤的侵袭性。
此外,骨扫描可用于排查骨转移,CT或PET-CT有助于评估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情况。最终确诊依赖于前列腺穿刺活检,通过获取前列腺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分析,这是确诊前列腺癌的“金标准”。这些检查相互配合,可有效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性。
02
不想被前列腺癌“盯”上,
4件事尽量少做
(一)不要高脂肪饮食
研究表明,高脂肪饮食可能与前列腺癌发病密切相关。因此,50岁以上的男性应减少动物脂肪摄入,多吃瘦肉、水果、蔬菜,保持健康饮食,有助于降低前列腺癌发病率。
(二)不要久坐不动
久坐不动会增加前列腺癌的风险。规律运动可以延缓前列腺癌发展,推荐多做有氧运动,如游泳、慢跑、骑自行车等。生命在于运动,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预防疾病。
(三)不要吸烟饮酒
吸烟和饮酒是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。吸烟会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,而饮酒则会加重前列腺的负担。因此,50岁以上的男性应尽量戒烟限酒,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(四)不要忽视体检
体检是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重要手段。50岁以上的男性应每年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(PSA)筛查,如果有家族史,更应该提前至45岁进行筛查。此外,直肠指检、多参数MRI等检查也非常重要。提醒大家一定要重视体检,做到早期发现、早期治疗。
03
关于前列腺癌的六大谣言
谣言一:没有性生活就不会得前列腺癌。真相是雄激素水平、遗传、高脂饮食才是主因,老何性生活稀少仍中招就是最好的反证。
谣言二:前列腺增生早晚变癌。增生是“房子大了”,癌是“房子坏了”,两者病理不同,但增生患者更易忽视症状,尤需筛查。
谣言三:吃番茄红素就能防癌。每天生吃10个番茄也达不到有效剂量,且无法替代正规筛查。
谣言四:PSA高就一定得穿刺。灰区值需结合MRI、游离PSA比值、PSA密度综合判断,盲目穿刺只会增加焦虑。
谣言五:穿刺会导致癌细胞扩散。目前无任何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会增加转移风险。
谣言六:手术后排尿一定失控。机器人手术保留神经,术后6个月85%患者能恢复控尿,配合凯格尔训练效果更佳。
家庭医生在线媒体矩阵中心
发布于:广东省富豪配资-河南股票配资网站-配资网哪个-兰州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