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
丨首发于头条号:小陈茶事
丨作者:村姑陈
《1》
“茶溜子”这个词,茶友们听说过吗?
这个词汇,近两年才出现,专用来形容网络上一种“创新型”茶艺表演。
绚烂的手法把茶具碰个叮当响,再配上节奏强烈的卡点音乐,整个画面与传统茶艺追求的优雅沉静背道而驰。
视频中的泡茶者往往带一种“江湖气”,翘着二郎腿,颇有种街溜子的随性不羁,因而被网友们戏称为“茶溜子”。
随着这类视频的走红,越来越多的“茶溜子”应运而生,创作者们纷纷效仿,以反差博流量。
甚至有不懂行的朋友带着视频来问村姑陈:“你会不会这样的手法?”
说来惭愧,这类花哨炫目的冲泡手法,村姑陈还真没尝试过,也不想尝试。
俗话说,内行人看门道,外行人看热闹。
在村姑陈看来,茶溜子泡法标新立异,虽然有一定的观赏性和娱乐性,但正经喝茶,最好别这样泡。
在外行人眼中,这样的方法与传统有异,新鲜感足,却也称不上专业,终究只能当做茶余饭后的消遣,一笑而过。
若有泡茶待客、想在客人面前表现一番的茶友,学了这样的方法,怕是要弄巧成拙。
那么,如何泡茶,才能让客人觉得主家专业又周到呢?
且看下面四个要点,每点都做好了,人人都对你刮目相看。
《2》
要点一:冲泡细节要到位。
一场茶事,从备茶、备器,到品茶、换茶,处处都是门道。
细节做好了,能在无形之中提升客人的体验感。
泡茶时,在客人面前直接用手抓取干茶,显然不卫生。
建议在泡茶之前,先用克秤称好干茶,单独装在茶则中。
110毫升的盖碗,称干茶5克,注水100毫升左右,刚好满足1:20的茶水比。
用克秤称茶,既能展现主人家严谨认真的态度,又能保证茶水比均衡,泡出来的茶更好喝。
称完茶,在正式泡茶前,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——温杯烫盏。
展开来说,就是将盖碗、公道杯、品茗杯一起用沸水烫洗一遍。
这么做,一来能保证茶具的卫生,二来方便闻干茶香。
往预热过的盖碗中投入提前称量好的干茶,合盖上下轻摇几下,干茶的香气会被激发。
此时,就可以请人闻香了。
微微揭开盖碗的一个小口,干茶的香气会顺着缝隙飘出。
闻香完毕,进入正式的泡茶环节。
环壁注水是较为通用的注水方法,注水时环绕着碗壁,匀速打圈,使水流均匀地冲淋干茶。
注水高度适中,汤水不容易溅出,整个过程优雅自然。
紧跟在注水后的出汤,动作一定要流畅,一气呵成地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。
不要让茶汤淅淅沥沥地落在桌上,弄得一片狼藉,非常影响观感。
这几个动作下来,在外行人眼里,你已经称得上“专业”了。
《3》
要点二:倒茶奉茶有讲究。
出汤之后的倒茶、奉茶,也是有讲究的。
细节上做得周全了,既能展现主人家的大方,也能表达对客人的尊重。
俗话说,茶倒七分满,留下三分是人情。
给客人倒茶的时候,只需七分满。
一杯茶汤满溢的茶杯,客人拿取不方便,难免有些逐客的意味。
刚分出来的茶汤,温度也比较高,不倒满,留出一些余地,客人端茶的时候也不容易烫到手。
按照自古以来的传统,长辈或者最尊贵的客人应坐在泡茶人的左边。
分汤时,要按照长幼尊卑的顺序,从左至右均匀分汤,最后剩下的茶汤再留给主人。
倒茶的时候将公道杯口对准品茗杯沿,让茶汤顺着边缘缓缓流下,以免汤水四溅,茶汤失温。
倒茶结束后,别忘了收手的动作,以免茶汤滴落到茶席上。
分到杯中的茶汤量要尽量均匀,不能厚此薄彼。
客人较多的时候,为了公平分汤,一人半杯也未尝不可。
分汤完毕后,将茶杯一一递到客人面前,请他们品茶。
注意奉茶时不要用指腹直接接触杯口,毕竟是与嘴巴直接接触的地方,要注意卫生。
可以借助工具,例如茶夹或者小杯垫,双手将茶杯递出,表示对客人的尊敬。
整个倒茶、奉茶的流程,动作要大方得体,给人一种不卑不亢、自信从容的感觉。
《4》
要点三:茶香和滋味不能少。
前文提到的冲泡细节,并非虚有其表的假把式。
冲泡细节做到位了,茶汤滋味更有保障。
但除了上面那些细节,还需额外花些心思,让茶汤滋味尽善尽美。
比如,泡茶时,要激发出完整的茶香滋味,一定要用沸水。
茶叶中蕴含着丰富的香气物质和滋味物质,这些物质又有着各自的沸点。
有的物质沸点低,在温水中就能析出,有的物质沸点高,沸水才能使其释放。
用沸水泡茶,一步到位,各个沸点的物质都能照顾到,泡出来的茶汤滋味最纯正。
又比如,出汤速度一定要快,从注水到出汤,控制在7-8秒内。
好茶就要快出水,长时间的闷泡,会使茶叶内的苦涩物质过量释放,茶汤浓苦。
一杯浓酽苦涩的茶,可不适合待客。
当然,可别只顾着冲泡手法,忽略了茶叶的选择。
茶叶品质太差,即便冲泡手法再专业,也无法挽回茶汤滋味。
产区、工艺、储存,都是买茶时需要关注的内容。
切忌贪图小便宜,太廉价的茶质量好不到哪去。
面对不同的客人,选什么茶来泡也有讲究。
若对方不常喝茶,就泡些甜润的红茶、寿眉,容易喝懂。
遇上爱喝茶的老饕,可以选香气馥郁的白牡丹,性价比也不错,或者更珍稀的有机茶、荒野茶。
一杯香清甘活的好茶,最能让人心服口服。
《5》
要点四:适当布置茶席增加格调。
平时自己喝茶,茶席大可随性而为,但泡茶待客若想显得专业些、精致些,还是花点心思布置吧。
各式茶具的摆放,以顺手为主。
盖碗摆在惯用手的位置,公道杯不要离盖碗太远,10厘米左右。
烧水壶的位置应在盖碗的相对处,例如,盖碗在右侧,烧水壶就在左侧。
如此一来,左手提壶注水,右手合盖出汤,不会手忙脚乱。
各式茶具的搭配,尽量和谐美观。
盖碗是瓷质的,品茗杯就也选陶瓷的,二者的色系要统一。
同理,茶席布、茶盘、水盂等等,最好也能相互映衬,这样看起来才赏心悦目。
茶则、茶夹一类的小物件,在茶席不杂乱的情况下,也可以摆到台面上,显得更精致。
除此之外,花卉、绿植、茶点等等,都能为一方空间增添不少氛围感。
这些细枝末节,处处都能展现主人家的用心。
茶席是展现个人审美的舞台,好的茶席布置,来客一看,就知道你是个会喝茶的人。
《6》
文化是多元的、包容的。
换个说法,一个圈子既已形成了自己的“文化”,那么它一定是包容的。
在茶圈中,有传统沉静的细斟慢酌,自然就有新颖活泼的创意表达,存在即合理。
新事物的出现,反而在彰显茶文化的生命力。
但要想真正泡好茶、喝好茶,不能浮躁。
不会走先学飞,盲目地模仿那些花哨的泡茶方法,学得再像,也不是真正的“专业”。
想学专业,先学专心。
原创不易,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点个赞。
关注【小陈茶事】,了解更多白茶,岩茶的知识!
小陈茶事村姑陈,专栏写手,茶行业原创新媒体“小陈茶事”主笔,已出版白茶专著《白茶品鉴手记》,2016年-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。
富豪配资-河南股票配资网站-配资网哪个-兰州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